安阳文化资源丰富,从殷商文明中体现出的“创新”,从《周易》中体现出的“和谐”,从岳飞精神中体现出的“爱国”,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都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这些精神食粮既是安阳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素材。我校非常注重利用安阳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开展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服务地方发展做贡献。
我校“安阳特色文化教育”起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0年的“安阳文化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宣传弘扬安阳优秀地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深入挖掘殷墟、红旗渠、中国文字博物馆、岳飞纪念馆、马氏庄园等具有安阳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并将其引进《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2011年,学校领导因势利导,把“安阳文化进课堂”推广为“安阳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安阳特色文化教育”工程,制定了《关于打造安阳特色文化教育体系的工作意见》和《安阳文化进课堂方案》并组织实施,并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围绕安阳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传承教育。除了继续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讲授殷墟、红旗渠、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安阳特色文化外,不断补充岳飞纪念馆、马氏庄园、袁林等人文历史教育,将这些景点建设成我校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邀请著名学者、专家开设安阳文化讲座。在每学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安排更多的学生到红旗渠、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袁林、马氏庄园、岳飞纪念馆学习参观,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学校其他院部也纷纷把安阳特色文化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科研和为企业服务中,发挥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
为加强“安阳特色文化教育”工作,规范管理,学校于2013年成立了“安阳地方文化教研室”,隶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开通了“安阳特色文化教育”网。学校充分整合全校师资资源,开设安阳地方传统文化方面的系列讲座、选修课程等,自觉承担起了弘扬殷商文化、周易文化、以红旗渠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有效拓展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加强安阳地方文化研究,发挥高校引领先进文化的功能,为传承和弘扬安阳优秀的地方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安阳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办学特色,2014年7月,我校决定在图书馆五楼筹建“安阳文化展馆”。 设计为七个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每个展厅集中诠释一个文化主题。七个展厅的主题分别为:(1)灿烂辉煌的殷商文明;(2)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3)尽忠报国的爱国英雄;(4)震撼世界的人工天河;(5)古朴厚重的传统建筑;(6)彪炳史册的历史名人;(7)丰富悠久的民俗文化。展馆以恢弘的气势和详尽的资料全面展现了安阳厚重、深沉、悠久的历史文化。游览展馆,如同行走在历史长河之中,穿越时光隧道,恍惚身临其境,绝对是一场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目前,我校以安阳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底蕴,形成了课堂讲解、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熏陶的立体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安阳特色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浸润着校园的一切,明天安工的旗帜会灿烂!
|